在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都包含了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一综合反映林业工作成果的目标。而我国森林蓄积量实际上2013年已经超额完成了2020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任务。在近日由中国林学会主办的2017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目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各方关注的重点正从过去的能源、工业系统和城市交通、建筑转向林业、土地利用和农业等问题。 据了解,2016年,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43%,已经超额完成了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任务。这其中,我国林业每年大约形成5亿吨6亿吨的 碳汇 ,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我国森林资源增长快且多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说,当前,全国森林面积达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21.66%,森林蓄
了解更多+挠力河,满语为诺罗河,诺罗意为鸟栖之地。这个名字想必是有由来的,这里是著名的三江平原的腹地,曾因水系发达,形成了广阔的湿地,而湿地历来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大面积的湿地被围垦成田,湿地面积减少,鸟类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湿工作。 挠力河保护区退耕二年的湿地 摄影:TNC(张小全) 1月9日,黑龙江省挠力河保护区退耕还湿 碳汇 项目启动及培训会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召开。该项目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河仁慈善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黑龙江省林业厅共同发起,极具示范意义,一方面,项目所在区挠力河保护区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退耕还湿碳汇项目,而对于湿地强大
了解更多+遭受砍伐的亚马逊雨林 视觉中国 图 新华社伦敦11月15日电,在全球碳减排要求日益迫切的当下,亚马孙雨林的 碳汇 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但英国爱丁堡大学11月15日发布一项研究说,在砍伐和气候变化影响下,这一地区的碳汇能力受到不小影响,即便种植新树木,其碳汇能力要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仍有不小挑战。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占地数百万平方公里,横越巴西等多个南美洲国家,占全球森林面积约20%,是全球最大和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也被比喻为地球之肺,此前不少研究都认为这片雨林具有重要的碳汇能力。 为深入了解经历多年砍伐和当前气候条件下亚马孙雨林碳汇能力受到的影响,爱丁堡大学、英国国家地球
了解更多+亿碳资讯:3月26日,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华环保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绿碳发展峰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召开。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为本次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 解振华表示:当今世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巴黎协定的快速生效向全球发出了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信号,重视巴黎协定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主旋律,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向世界彰显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不仅是对我们以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我国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中定位
了解更多+亿碳资讯:联合国第22届气候变化大会正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举行。11月14日,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在参加完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首场会议后回到学校,这是周国模教授第8次参会了。这一次,他介绍了15年来在 竹林碳汇 上的研究成果。 以生态治理提升人类福祉为主题的中国角首场会议,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主办,向全球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成果和经验,吸引了来自美英法德等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 会上,周国模教授以竹林碳汇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展开案例介绍和评论,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关注。周国模教授说:竹林增汇技术和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可以使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与增收相结合,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
了解更多+亿碳资讯:中国国家林业局26日对外公布了《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将对各地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目标(含林业碳汇指标)进行考核。 计划指出,林业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两项增长目标已纳入国家对外承诺的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加强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增加森林和湿地碳汇,控制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林业适应能力等已列入国家战略和规划。 为确保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既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中国对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和安排。 计划提出,各地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计划,根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