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19日对外发布称,该林区完成 林业碳汇 交易额累计120万元。该局宣传部表示,这是该林区在林业碳汇交易方面首次突破100万元大关。 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官方消息指,2017年12月,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绰尔林业局先期完成一笔金额为40万元的林业碳汇交易,成为了该林区的首个林业碳汇交易项目,这是重点国有林区碳汇产业的重要尝试。 仅仅一个月后,绰尔林业局又通过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这一国家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向浙江华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售VCS项目中金额为80万元的碳汇权益,这也标志着该林区迈出了林
了解更多+正值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隆重召开和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之际,为培养我国 林业碳汇 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主办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与管理培训班。 中关村绿色发展新型智库专家、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林业科技专家、教授级高工李金良博士,讲授碳汇交易与森林经营技术专题。应邀讲课的培训专家还有中国林科院科信所研究员何友军博士、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处长、教授级高工张国斌博士,清华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邓茂芝博士,北京环交所低碳转型服务中心、能力建设中心主任张岳武。 李金良在讲课中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
了解更多+目前我国 碳汇 林业事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碳汇林业投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可持续性不够、计量监测复杂且成本高、造林地要求严格、社会认知不足等。 1 资金可持续性不够 碳汇林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而目前碳汇基金募集的可持续性不够,碳汇林业发展面临资金缺乏的瓶颈。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目前碳汇基金募集以政府推动为主,没有真正形成具有市场调节的碳汇融资机制,后续资金难以持续跟进。笔者根据收集到的二手资料统计发现,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的捐资者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企业,但是为了碳汇项目的顺利实施,温州市财政出资 1000 万作为启动资金专门用来支持专项发展。苍南、瑞安、文成三个地方碳基金投入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51.14%、74.78%、49.05%.苍南造林公司出资283.97 万元,瑞安造林项目除了温州
了解更多+近几年,随着三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战略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三亚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格局得到优化,为三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正在召开的政协三亚市七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罗金环就此提出建议:积极开展 碳汇林业 ,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三亚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三亚脱贫攻坚工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罗金环建议,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踊跃捐资造林,共捐共享;试点探索林业碳汇交易,结合国际碳交易市场运作经验,加强对交易标准、交易规则、交易软件系统的研究,推动三亚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发展。建设生态文化博览园。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技术标准。在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估的基础上,按照
了解更多+碳汇 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种植农作物、保护湿地等,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活动或机制。产生碳汇的方式主要有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湿地碳汇、海洋碳汇等。如增加森林碳汇量,可采取植树造林、减少毁林和阻止森林退化、增加森林单位面积碳汇量、使用木材产品等途径。碳汇市场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碳汇市场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碳汇市场建设已在路上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加快了碳汇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13年10月以来,我国林业碳汇备案项目就有100多个,分布在吉林、广东、黑龙江、湖南等十多个省份。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制定了《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以下简
了解更多+中国国家林业局26日对外公布了《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将对各地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目标(含 林业碳汇 指标)进行考核。 计划指出,林业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两项增长目标已纳入国家对外承诺的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加强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增加森林和湿地碳汇,控制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林业适应能力等已列入国家战略和规划。 为确保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既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中国对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和安排。 计划提出,各地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计划,根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