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年度,除了在国家层面抓紧制定相关制度、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外,还需要更充分发挥试点市场的经验和优势,为全国碳市场提供“自下而上”的支撑。具体而言,各试点地区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推进跨区域碳交易合作,以及探索暂时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部门碳排放核算标准与配额分配方法。
了解更多+7月12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2016中国绿色产业景气指数体系,并联合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推出了首个中国碳市场信心指数(CMCI)。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 中心主任助理陈波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在多个试点并存的格局下,全国碳市场的形态成为一个待解的命题。 尽管全国碳市场尚未公开明确的制度框架和实施路线,但试点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全国碳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判断及共识。由于碳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总体规模较小,波动尚未形成规律性等原因导致碳市场环境并不理想,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有限。 不过,长期投资价值看好。投资指数77.6表明决策层成功的向市场传递了
了解更多+温哥华市政府上周末发布一份报告表示,市政府方面正在引进新的建筑技术。政府希望能够在2030年之前,完成居民建筑零碳排放的目标。市政府同时表示,温哥华将是北美首个为温室气体排放设立零碳排放目标的城市。
了解更多+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碳市场也已渐行渐近。
了解更多+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所谓林业碳汇,是指绿化实施单位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测定林木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过严格审核认定后,将其在交易场所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的过程。
了解更多+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将把控制能源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能源结构、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加快推动能源体制改革等作为主要目标。
了解更多+